裝修過程中,哪些地方需要做防水
- 來源: 牛師傅學院
- |時間:2018-09-14
“新房交給前不是現已做過防水了嗎?如何裝修過程中還要做防水呢?”不少沒有裝修閱歷的業主都會有這么的疑問。“盡管衛生間、浴室和廚房的地上都有防水層,但在從頭裝修地上時簡略遭到損壞,因此,應從頭做好防水工程。否則日后極有可能發生滲漏,連累鄰里。
防水處理通常用于廚房、衛生間、浴室,觸及5個具體本地,防水做好了,水就不會進入墻體和樓下。
重鋪地磚的地上
廚房、衛生間地上從頭裝修時,原有的防水層最簡略被損壞。裝修時要盡量保護好原有的防水層,一旦損壞就要及時修補,從頭做防水層。
替換地磚時,將正本的地磚鑿去后,應先用水泥砂漿修補抹平,再將防水漿料用毛刷、刮板或滾筒均勻涂于濕潤的基面上,避免漏涂和砂眼,待第一層干透后再涂第二層。施工過程中,要注意對漿料堅持間斷性攪拌,避免堆積,已拌好的漿料應在20分鐘至40分鐘內用完。
與洗浴設備挨近的墻面
運用洗臉盆、水槽時,水會濺到挨近的墻上,假設沒有防水的保護,墻面簡略濕潤發生霉變。因此在這些本地貼瓷磚之前,一定要做好墻面的防水處理。
非沉重的輕質墻體,防水起碼要做到1.8米高,最好整面墻都做防水。與淋浴方位挨近 的墻面防水,也要做到1.8米高,與浴缸相鄰的墻面防水,也應做到高于浴缸的上沿。
墻面與地上、上下水管與地上的接縫處
滲漏多發生在穿過樓層的管根、地漏、衛生潔具及陰陽角等邊邊角角的部位,原因是管根、地漏等部位易松動、粘結不牢、涂刷不嚴密或防水層部分損壞、部件建立長度不行所造成的。
要注意單薄部位細部節點的施工,防水涂料一定要涂抹到位。管道、地漏等穿越樓板時,其空泛周邊的防水層有必要細心施工。上下水管一概要做好水泥護根,從地上起向上刷10厘米至20厘米的防水涂料,然后在地上做防水層,構成復合型防水層,以增強防水性能。
內埋水管的墻面
在墻面內埋水管,應做大于管徑的凹槽,槽內圓滑抹灰,然后在凹槽內刷防水涂料,進行防水處理。
排污口和地漏
廚衛的地上有必要坡向地漏口方向,以使排水流轉,不積水。衛浴間防水材料分外主要,裝修時應盡量避免改動正本的排水、污水管及地漏方位。
做防水是家裝前期施工中十分主要的蔭蔽工程,對往后的家居生活影響深遠,應遭到業主和施工人員的滿意重視。